从手动调频的老式电视机,到可随心观看网络节目的智能电视,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悄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已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也成为区域产业竞争的制高点。“电子科技企业唯有紧跟时代步伐,以创新驱动发展,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怀着对电子科技行业的满腔热忱,毕业于上海交大的卜炳策在1992年选择了成都旭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光科技”),与企业同行30年,从一名普通的工程技术人员成长为技术带头人,也见证着旭光科技的创新之路。
“如今,始建于1971年的旭光科技已成为综合性跨行业的一流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视像行业、数据通信及移动通信领域,也与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当前已是旭光科技副总经理的卜炳策谈道,旭光科技“开放、变革、超越”的经营理念,正是其得以快速发展的密码。
成都旭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卜炳策(环球人物网实习生 曹心瑶/摄)
因时而变 革新促就发展
初见卜炳策,一身黑色西装,面容沉静而又步履匆匆。谈起近来工作,他立马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目前正在加紧建设越南厂房,计划明年4月投入运行。”卜炳策介绍,为了实现公司产业发展定位、开拓新兴市场和稳定现有客户,建设旭光科技(越南)公司,意义重大。
借助越南的临海优势,旭光科技的产品可以更便利地发往世界各地,而随着未来研发团队的布局建立,新的技术亦可能由此产生。“越南百姓出行主要是靠摩托,这对我们进一步研发电动车MCU控制器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与市场。”卜炳策解释道,电动车MCU控制器是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用以控制刹车、调速、负重、安全等功能的重要部件,“可以说是电动车的心脏”。而早在2009年,旭光科技便已经入局这一领域,也拥有了稳定的客户市场。
然而,单一的部件研发,并非旭光科技的本意。“以现有的MCU控制器研究成果为基础,开拓发展汽车电子的其他领域,是我们未来业务的一个出发点。”卜炳策谈道,把握时机,积极备赛,拓展新业务领域,正是旭光科技一直以来的发展态度。
这样的态度,从旭光科技曾经的主打产品——电子调谐器的研发中清晰可见。
电子调谐器,又叫频道选择器,是电视实现多频道接收的必要条件,它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上世纪末表面贴装技术(简称SMT,即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的成熟应用。
1985年,才从军工企业转为民用企业不久的旭光科技,在引进松下收录机生产线设备和技术后,又将目光投向了彼时方兴未艾的电子调谐器行业。“在那时,电视是家家户户都想要拥有的大家电,电子调谐器作为其中的重要配件,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卜炳策说道,就这样,旭光科技乘势而为,成为了国内最早引进松下电子调谐器生产线设备的厂家之一。
掌握了先进的工艺设备,配合一系列的自主开发,旭光科技在电子调谐器领域,迅速站稳了脚跟。“20世纪90年代,几乎所有大的电视机厂,都是我们的客户。”回忆起当时的盛况,卜炳策的语气中透露着自豪。
与此同时,基于研发经验,旭光科技亦积极参与到相关标准的制定中。参与国家数字电视电子调谐器标准GB/T 26272-2010《地面数字电视调谐器基本性能要求和测量方法》以及GB/T 8496-2011《电视广播接收机电子式调谐器基本参数及测量方法》的制定,为推动视像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自1985年引进日本松下电子调谐器技术及生产线,之后开展自主开发,至今已有37年了。”据卜炳策介绍,正是由这小小的电子调谐器出发,旭光科技的射频模块研发基础与制造工艺逐渐成熟,才有了后来研发WiFi模块与雷达等物联网和智能通信模块、电动车MCU控制器,以及开展智能小整机及智慧园区系统集成等业务的信心与能力。
现在,旭光科技已成为具有设计、研发、制造、销售能力的综合性企业。建有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并取得各类专利120余项;拥有世界先进的SMT设备、各种精密检测仪器及全自动生产线,建立了完整的制程管理及质量控制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而这一切成绩背后,正是旭光科技因时而变的次次革新。
精益求精 走好开放之路
其实,在越南建厂,并不是旭光科技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在此之前,开放的发展理念早已深入每个旭光人的心中。
2001年,刚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的旭光科技,迎来了激烈的行业竞争。尽管凭借先进的电子调谐器生产技术在国内电视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但与飞速发展的整个行业相比,还显得远远不够。开展出口业务,迫在眉睫。
“让出口业务量占据总业务量的三分之一”,公司决策层下定决心,一定要走出去,并且要走好。谁来做开拓公司海外市场的负责人?尤为重要。
“当时我是产品设计师,有一定的技术基础,英语也还坚持学习,就承担了这项使命。”说起被指派这项重要任务的经历,卜炳策仍觉得十分荣幸,但同时肩负着的巨大期待,也让他压力倍增。“那时,每天在深圳和香港往返,早出晚归,联系寻找海外客户。”
每日近五小时的通勤、想尽各种办法联系客户.......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以卜炳策为首的公司技术领导与众多销售人员的同心协力下,旭光科技在2003年与三星电子达成合作,迈出了自主出口业务发展的第一步。
然而,谈下合作只能算作成功了一半,长期稳定地输出优质产品,才是真正的难点。
卜炳策回忆,当时,海外客户对产品性能和质量要求都很高,摆在他与团队面前的,是源源不断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有一段时期,诸多新品亟待开发,进度要求十分苛刻。往往样品刚刚完成,就需要马上赶往机场,及时交付给海外客户。“那时候,我在梦里都在做样品研发”,卜炳策回忆道。
重重困难没有打倒卜炳策,他选择迎头赶上。研发筹备时,对性能和品质进行综合考虑,力求周全;样品制作时,依据规范反复实验改进,克服技术难题;出现问题后,探寻根本原因并形成失败案例,以作前车之鉴......就这样,卜炳策带领研发团队,秉持着“精益求精、抓住技术问题不放”的理念,完成了一系列产品研发工作,从数模一体电子调谐器,到智能电视上安装的的WiFi模块等等,满足了海外客户的需求,也受到了青睐。
“为了做好出口业务,护照都换了好几本。”卜炳策与团队来回奔波的辛苦,被小小的护照一一记录。
随着海外业务量越来越多,旭光科技在研发常规产品方面的技术,已经渐渐成熟,做一些创新性更强的产品,便成了卜炳策与研发团队的新目标。“只有自己动脑筋去创新的东西才能产生价值。”卜炳策坦言,出口产品的数量增长再快,也只是做到了“走出去”,但终究不如“走上前”,做先行开发。
想法萌生不久便迎来机遇,2019年,IR+WiFi智能通合模块的研发经历,让旭光科技的技术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
据卜炳策介绍,在传统的电视制造中,集合亮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红外收发等功能的IR模块与WiFi模块,是两个独立的部分,而IR+WiFi智能通合模块则开创性地将两种功能整合在了一起,“即是用一个模块实现多个模块的功能”。
然而,实现起来却并不容易。“两个模块的组合,并不像是积木拼接那样简单联结,而是要在一块小小的电路板上,将众多功能布局妥当。”卜炳策解释道,因此,操作起来不仅要避免各功能运作时可能产生的相互干扰,还要考虑到静电防护等问题。同时,作为先行研究者,卜炳策与团队也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供参考,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历经多次方案论证交流、多功能协同兼容设计、生产工艺规划等环节,3个月的高强度研发,IR+WiFi智能通合模块研制完成。依托这一技术,2021年,旭光科技又成为了海外客户雷达产品研发的首选对象。“雷达用在电视上,可以实现智能感应功能,还能规避摄像头带来的隐私问题。”卜炳策说道,以此为契机,旭光科技也开始思考这一产品应用在其他场景的可能,“秉持开放态度,带来了更大的市场,也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广阔。”
成都旭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卜炳策在生产线指导工作(受访者供图)
储备人才 抢抓未来机遇
因时而变,开放进取。成立以来,凭借对机遇的果敢决断与精益求精的研发态度,旭光科技取得了飞速发展。而在这背后,是不断超越自我、提升竞争力的积极心态。
作为一名科研型企业的技术带头人,在卜炳策看来,培养高素质的开发团队,是旭光科技得以不断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只是招揽科技人才还不够,给予人才持续的培养与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十分重要。”卜炳策介绍道,在人才培养方面,除在项目组内实行传统的“老带新”制度,旭光科技还会定期举办新技术论坛——由技术设计师分享开发经验、心得体会,促进大家相互学习,快速成长。针对海外工作等特殊情况,则会组织相应的英语培训、关键技术细节培训与模拟演练,全面培养技术人才。
至于发展空间方面,旭光科技也有着相应的制度。“公司推行了‘三鹰’计划,建立业务骨干与干部人才梯队。”卜炳策说道,计划分为“雏鹰、飞鹰、精鹰”三部分,既为人才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也能为公司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去年并入棋牌游戏平台振兴集团后,公司还补充进了高素质的干部人才,这使得公司治理结构得到优化,决策流程也更加科学规范。”卜炳策介绍道,在集团金融活水的注入下,公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两化融合,是当今产业发展趋势,着力数字化转型的旭光科技,亦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集团的赋能,使得这一进程得到加速推进。”卜炳策举例说,当前,在集团的支持下,公司成功引入ERP、MES、OA等信息化系统,应用于生产中,“不仅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也为产品质量提供了更好的保证。”
而随着棋牌游戏平台振兴新一代电子信息智慧产业园项目的筹备建设,旭光科技也将会有新的家,彼时,自动化、数字化水平亦能够进一步提升。
“在集团搭建的大平台上,开启新的征程。”展望未来,卜炳策说,旭光科技将继续秉承“开放、变革、超越”的经营理念,以“让世界更智能、更美好”为使命,努力深耕于5G、物联网、军民融合、新能源汽车及车联网技术等领域,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效的管理与高新的技术为强力支撑,努力“成为国际一流的电子科技企业”,让创新和改变引领企业发展。
(撰稿/冯小珏 来源/环球人物 编辑/王晓丽 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