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酒的故乡,有着悠久的酿酒工艺和历史。从先人拾得谷物酿制成酒,到文人墨客借以抒怀娱情,再到如今家家户户团圆宴饮,酒早已融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当下,白酒产业在不断创新中蓬勃发展,而在这背后,也有一批批研究院所与企业在为其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棋牌游戏平台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食研院”)正是其中之一。
作为从酿酒研究领域成长起来的现食研院副院长,刘念是这一过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于他而言,能成为助力中国白酒行业发展的一份子,是最开心的事。
刘念(实习生 李怡薇/摄)
与产业同行
“这柜子里的酒,是我的师父留下来的,一代代相传,有些已经很老了......”走进刘念的办公室,玻璃柜中的藏酒引人注目。这些满载历史感的白酒,也正是食研院发展的剖面。
1942年,食研院的前身——中央工业试验所糖酒研究组成立,当时,蔗糖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而制糖的剩余产物则被用来制作酒精,食研院便由此与酿酒研究结下不解之缘。
上世纪50年代,国内白酒行业的发展还处于“眼看鼻闻手摸脚踢”的阶段,只能靠感官经验来判酒的品质,为此,引入科学技术,制定通行标准,便是行业里的一件大事。
如今,茅台、泸州老窖和汾酒,分别作为酱香型、浓香型和清香型白酒的代表为人熟知,但在那时,人们却没有这样清晰的区分意识。“大家喝这三个厂的酒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不同,但是具体不同在哪?又为什么不一样?”刘念说,这就需要香型查定。彼时,食研院的前辈们,便是先行者。
1958年,食研院主导完成了国家一五计划《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下的“三大基本香型白酒查定”中的“泸州老窖试点”工作,率先总结出《泸州老窖大曲酒操作法》,并出版国内第一部白酒专著《泸州老窖大曲酒》,自此奠定了中国浓香型白酒定级标准。
随着香型的查定,泸州老窖的白酒酿造技术,也被毫无保留地推广至全国,影响并塑造着一批批白酒酿造领域的人才。
同时,伴随技术的进步,酒体中微量成分的分析研究也成为行业内的一项重大课题,对这些微量成分进行梳理归纳,便能有效探究出其对于香型形成的作用。当前,酱香型白酒能测出一千多种微量成分,但从零开始的那一步,食研院同样走在了最前面,“那时候技术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条件很艰苦,都是研究人员用拉丝机自制色谱柱来测量,就这样也定量了108种、定性了136种微量成分,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秉持着这种敢闯敢试的劲头,多年来,食研院开展的如名优白酒生产技艺规范制定、百年老窖微生物演变探索、浓香型酒主体香味剖析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也均在不同程度上为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技术+服务的“多面手”
2001年转制为企业后,食研院在白酒产业方面的业务范围扩大了许多,并形成了成熟体系。而其服务成果,也成为多面助力白酒产业发展的坚实力量。
刘念介绍道,“智囊服务、科研开发、工程设计和工程咨询、人才培养及技术服务,是食研院助力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几个主要方面。”
“这里说的‘智囊’,主要是指为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提供专业咨询。”刘念举例说,“比如原先白酒行业属于限制行业,我们便整理提交相关数据材料,向发改委提出建议,推动其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中移除。”由此,此前棋牌游戏平台省内白酒企业在扩能扩产、立项、环评等环节受到限制的情况,也得以改善。
此外,如参与编制产业规划、制定国家和地方行业标准等,也是智囊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于科研开发,刘念表示,事实上,转制过后,食研院的研究方向从基础研究更多转向了应用研究,更注重切实解决工程问题。近年来,食研院已独自承担或联合名优酒企共同承担省部级重点研发项目30余项,推动传统行业技术升级。
“服务企业,与服务政府不同,但也是我们这一时期的重点工作。对此,我们主要做的是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和技术服务。”刘念介绍,工程设计、工程咨询业务是食研院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也是其效益最佳的部分。截止目前,完成的白酒厂工程设计和工程咨询项目已达200余项,工程案例基本涵盖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在全国同行业树立了一定的权威地位。
而不同于工程设计、工程咨询业务是“大动作”,技术服务则聚焦产品开发、技术提升、分析检测等内容,进行点对点个性化定制。“比如为沱牌舍得开展的8000余口窖池的质量评估服务、郎酒浓香窖泥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等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刘念补充道。
在服务政府与企业之外,食研院也格外注重人才培养。
自上世纪70年代末,食研院便已经开始从事行业人才培养工作,至今已举办酒类技能培训班近百期,培训人员近万人,在业界有“中国酒业的黄埔军校”一称。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行业人员的培训,但我们是川内资历最早的,也是目前唯一拥有合规资质的社会机构。”刘念说。
不摒弃传统,更不惧怕创新
如何平衡继承传统和科技创新的关系,是所有传统行业发展过程中绕不过的问题,白酒行业亦是如此。
但对于刘念来说,继承传统和科技创新从来都不矛盾,“继承传统是根,科技创新是魂,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而这正是食研院开展工作的理念。
在刘念看来,做科技创新,首先要搞清楚对象的运行机理,对有把握的东西才能进行创新,并且要大胆地创新。其次,传承的东西不能丢,其中原理性的部分,更是不能轻易改变。
“目前来看,酿酒工艺中的发酵阶段,只需要局部创新,而酿酒工艺的后段,如包装车间的物流等,是我们进行科技创新的主要部分。”刘念介绍,由此,将信息化、智能化等融入生产,便成为创新的主要切入点。
在“基于‘四化融合’引导传统白酒产业的升级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中,刘念带领工作室团队,研究出三项关键技术,两套控制系统,以及两套管理软件和三个标准化体系。
“比如,原先酒厂对管路中的余酒处理感到很麻烦,不知道还剩余多少。但使用我们开发的酒库系统,点击相应版块查看,操作便变得十分简单。”刘念介绍道。
而至于其中应用于酒体设计工作中的“勾调大师APP”,也是该项目的一大亮点。作为国内首款白酒勾调APP,其通过大量内置数据,可以实现让用户在线上进行模拟勾调的功能。点选所需酒体,软件便能据此给出具体的基础酒与水的用量及食品用香料添加建议。应用于实际勾调工作中,避免了繁琐的查表运算。
据刘念介绍,该项目整体经由推广应用,已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研发的技术成果、软件系统、标准化体系等在泸州老窖、六尺巷等酒企应用推广,累计已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55亿元。”
8月31日,食研院迎来80周年院庆。从中央工业试验所糖酒研究组起步,如今的食研院已从单一着力白酒行业研究,发展成涉及酒类,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等食品行业二十多大类的综合性研究所。
2020年,食研院身份再次转变,进行公司化转制。随后,于2021年底成建制转入棋牌游戏平台振兴集团。迎来新机遇的同时,也面对新的挑战。
“以前主要是技术市场,不够接地气,现在更加注重消费市场,关注到消费者。”刘念认为,如何增强经济效益,这是食研院面临的挑战。但正如它一路助力白酒产业发展的经历,细心服务、勉励创新,也定将开启新的发展篇章。
(冯小珏)
文章来源:环球人物网